
本書作者為尼古拉斯.塔勒布,他讓我們不要盲從權威和已有的學術規(guī)范,提出正是不可預測的不確定性推動和影響著社會的發(fā)展,敦促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審視生活和投資。 塔勒布提出,“黑天鵝”事件是指具有稀有性、極大的沖擊性和事后(而不是事前)可預測性的事件,幾乎社會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由極少發(fā)生但是影響重大的劇變和飛躍產(chǎn)生的。“黑天鵝”事件本身兼具正面、負面兩種影響,正面的黑天鵝需要時間來顯現(xiàn)影響,負面的黑天鵝發(fā)生的非常迅速(諸如股市崩盤和恐怖事件)。在諸如科學發(fā)現(xiàn)和風投領域,“黑天鵝”似的未知事件也可能帶來巨大的回報(例如青霉素的意外發(fā)現(xiàn)等)。 作者認為,我們從過去獲得的知識實際上頂多是無關痛癢或虛假的知識,甚至是危險的誤導。而對于未知事件,所謂的專家和權威并不比普通大眾懂的更多,甚至于他們只不過更擅長于用復雜的數(shù)學模型來欺騙自己而已(由2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創(chuàng)立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于1998年突然破產(chǎn))。 塔勒布進一步指出人是一種認為自己是“理性”的感性動物,人習慣于從已觀察到的事物中推及未觀察到的部分(見過所有天鵝都是白的推測沒有黑天鵝的存在),習慣于只關注證明你正確的事例(這種情況下,信息與數(shù)據(jù)的增加只不過提高了你預測的信心,對結果的正確沒有任何幫助),習慣于犯為你認為正確的結果去找原因的“過濾性錯誤”。 認識上,作者提出人具有謀求降低復雜性的本能,我們不斷根據(jù)事件發(fā)生之后我們覺的有道理的邏輯重新敘述過去的事件,盡管可能事實并非如此。社會充滿著復雜性、相關性和多樣性,而學校知識的簡化與反啟蒙特性阻礙了人們對現(xiàn)實生活的理解,我們高估自己的知識,低估不確定性(未知事物的范圍)。 生活上,作者提出要盡量把自己置身于正面黑天鵝的影響下,現(xiàn)在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允許小人物在成功的希望前等待時機,要把生活中美好的偶遇最大化,努力工作并抓住任何像機會的東西,并盡可能擴大它們對你的影響。 投資上,“黑天鵝”事件往往帶來意向不到的重大風險,比如伊利股份的“三聚氰胺”、中興通訊的美國制裁、隆基股份的“光伏新政”,這些無法預測、難以避免的事件都在短期給公司股價造成了巨大的影響。而往往由于人們高估了黑天鵝的不利影響,所以該類事件發(fā)生時有時反而是獲取超額收益的機會。 最后,塔勒布指明了應對“黑天鵝”事件的幾個原則,即不要預測(黑天鵝事件的本身特點就在于它的不可預測性,要認識到不確定性的存在)、謹慎預防(保持對大自然和風險的敬畏,控制你的風險暴露程度)、避免從眾(專家的說法不可信,大眾有時候也是盲目的)、危中取機(風險往往蘊含著機會)、保持冗余(持有現(xiàn)金資產(chǎn)、避免過分專業(yè)化)和不要負債(降低負債特別是投資性負債的水平有助于增強抵抗黑天鵝事件的能力)。


黨群工作